MBA支出整理 — 食

Ty Chang
Aug 13, 2021

--

來到Booth後最讓我驚訝的事情中,一個名列前茅就是同學的省(ㄉㄤˋ)錢(ㄙㄣ)的動力。每當學校寄出兩周後的Small Group Dinner (學校提供免費餐點讓學生們在芝加哥市中心各大餐廳用餐及社交)活動註冊連結,200多個名額瞬間就被全年級600個學生在1分鐘內搶完。

另外一個是Wine Club。在年初學生們會加有機會加入,兩年210美金參加每個Quarter 10-20個品酒活動與同學社交是個相當不錯的選擇。殊不知學期一開始根本搶不到每場80幾個名額,因為400多個成員在1分鐘內把每周超過200個名額搶光。

在與同學們聊天後對於這個情況有了更多理解:即使Booth MBA對於沉沒成本背後的心理因素做了許多研究,MBA學生們還是有想把這兩年的投資賺回來的心態。此外有相當多的學生背著學貸,如果能參加活動省下一餐,就有更多錢來旅遊及party(以為他們會省錢嗎?沒有XD大家都貸出兩年生活玩耍費用了)。最後,這些活動都是和同學社交的機會,在FOMO及投資角度來看,全力以赴來搶這些免費用餐機會都是相當的合理。

這樣一年下來可以省下多少錢呢?正常推測每周有機會搶到1-2個活動,加上秋季也有機會餐敘,一整年可以省下至少50餐。

此外就是我在美國吃飯的各種花費:

早餐自己煮:美國雖然外食很貴,食材成本倒是因為極度工業化(特別是大量使用的食材)十分合理。價格和台灣差不多方面:Walmart一盒雞蛋可以用一美金買到,一顆蛋不到台幣3元;培根12 oz大約90台幣。牛奶則是比台灣便宜,一加侖60台幣,遠勝台灣半加侖就要160元;24片吐司則不到25台幣,台灣至少50元。自己準備的話一頓早餐25台幣以內可以解決。

自己烘培也是一個省錢的好辦法 — 美國的麵粉、雞蛋、奶油價格與台灣相比類似甚至更低

午餐蹭飯:Booth的Slack有一個頻道叫#free-food,就是分享校園內各處哪裡有免費餐點。通常一周到校園三次,一次可以找到免費的午餐,省下外食的費用。如果當天運氣不好的話除了可以自己帶餐點(例如美國人喜愛的三明治、薯片)加上校園內免費的蘋果,或是可以到學校的cafeteria或是附近餐廳用餐。通常外食一頓午餐是10美元左右,像校園內有一個Seoul Taco,US$10可以吃到一碗豐富的韓式牛肉拌飯,屬於廉價填飽肚子的選擇。

有時會叫台灣小吃來解鄉愁

晚餐練習廚藝:MBA晚上大部分時間花在課業及社交。以Booth為例,周一到周三會比較安靜(第一學期除外lol),大家會專注在課業及社團活動(Wine Club活動會辦在晚上6-8點)。這些日子通常我會自己煮。食材如義大利麵一盒可以低到1美元,加上1元的鮮奶油和1.5元的雞胸肉,一餐通常4美元以內解決;還可以蕩森到拿pizza party剩下來的起司粉撒上去。如果吃好一點的話鮭魚1公斤大約600,搭配奶油及香料進烤箱,還可以把接下來5餐都準備好。晚餐後通常會有一些社交活動,像是去不同同學公寓小酌聊天,或是出門去酒吧。

晚餐有時是一碗義大利麵解決

周末晚上是Booth玩樂的大宗。在Booth周末的定義是周四晚上到周日,由周四晚上的Thursday Night Drinking Club(TNDC)領頭。在正式的TNDC前,同學會各自約在大家的公寓進行pre-game,先喝一點,並在安靜一點的環境聊天更新近況。之後就是前往TNDC的場地,在Booth因為大家住的離夜店區很近(徒步5分鐘),大家約9到10點就會走到當晚訂好的酒吧或夜店。這些夜間的花費就比較驚人了,一晚酒錢可能要US$30-50不等,結束後還有半夜微醺的Taco Bell消夜$5–10。不過為了社交,也是免不了的支出。

除了這些普通的花費,也有一些同學是所謂的foodie,會約特別的聚餐及出遊,這些通常一個人會花費US$30-80,一學期大概會有1-3次。如果在Booth的話可以加入Epicurean Club,會有更多學校補助的聚餐,省下一些相關的花費。

芝加哥restaurant week是foodie同學聚餐的高峰

--

--

Ty Chang

MBB管理顧問 @芝加哥 | NTU IB ’14 Chicago Booth ’21 | Opinions are my own | Submit your questions here: https://forms.gle/2bpabrskwu3xa6gm9